關于“人臉”的新聞又上熱搜!
10月26日,吉林長春一女孩穿露背裝在有軌電車拍照遭斥責引發(fā)關注。女孩表示,自己曾在長春上學,在電車上拍照只是想留下回憶,且成片對入鏡群眾做了虛焦處理。有的乘客表示不滿,認為當時車上還有剛放學的孩子,女孩穿著暴露影響十分不好。
而同時,關于人臉照的新聞也引起網(wǎng)友的關注。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某些網(wǎng)絡交易平臺上,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這些照片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還有可能因人臉信息被用于洗錢、涉黑等而卷入刑事訴訟!
明明不是自己的臉,也能通過人臉識別嗎?科研人員在測試中,先將手機放置在一個三腳架上,再在手機對面放上面具,然后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diào)節(jié),經(jīng)過幾次比對,手機被成功解鎖了,這代表手機將面具識別成了人臉。
購物時“刷臉”支付、“刷臉”開機、“刷臉”進門……在這個“刷臉”的時代,人們的臉逐漸成為了一種密碼,出于安全和隱私方面的考慮,人們比以前更加注意自己是否會被他人的鏡頭有意或者無意的記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