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吃米?
水稻起源于中國,先秦時期“最上檔次”的是“蒸飯”,但古人早期的蒸飯做法與今天稍有不同:先把米下鍋中煮一下,等到半熟時再撈出來放進(jìn)蒸鍋(甑)中的簞子上,蒸熟。
秦漢時期,人們喜歡吃的已不再是蒸飯,而是一種“干飯”。這種干飯與現(xiàn)代干飯不同,是一種曬干沒水分的真正干飯。制作方法也特別簡單,就是把將做熟的米飯曬成干飯。
魏晉南北朝時期,現(xiàn)代人們所吃的各式米飯,在這一時期基本都出現(xiàn)了。
宋人喜歡用米與其他食材一起做飯,根據(jù)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飯、蟠桃飯、金飯、玉井飯、盤游飯、二紅飯、蓬飯、石髓飯、大骨飯、淅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