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稱應盡早放開人口生育限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人口學學會副會長陸杰華指出,與新生兒數量同步減少的,是育齡婦女的數量。“20歲到39歲是婦女生育高峰年齡,目前育齡人群的隊列規(guī)模和比重都在下降,全國范圍內生育政策的限制應該盡早放開。2000年以后出生的育齡人口更少,一旦錯過眼前這批育齡人群的生育高峰,生育率想要恢復就更難了?!?/p>
“單獨兩孩”和“全面二孩”先后于2013年12月28日和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叭娑ⅰ睂嵤┮褲M五年,陸杰華認為,下一次政策調整最可能的選項有兩個,一個是“放開三孩”,另一個就是“全面放開”。
公安部發(fā)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人,較2019年減少了175.5萬人,降幅為14.9%。雖然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可忽視,這一數據還是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
陸杰華表示,與新生兒數量同步減少的,是育齡婦女的數量。“20歲到39歲是婦女生育高峰年齡,目前育齡人群的隊列規(guī)模和比重都在下降,全國范圍內生育政策的限制應該盡早放開。2000年以后出生的育齡人口更少,一旦錯過眼前這批育齡人群的生育高峰,生育率想要恢復就更難了。”
但放開人口生育限制,就能解決問題嗎?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能否逆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陸杰華認為效果是不一定如預期的。“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可能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政策。根據我們的研究,鼓勵生育比控制生育更難。政府鼓勵,老百姓不響應怎么辦?可能就要涉及到發(fā)放生育津貼、減少稅收、家庭養(yǎng)老,還有推遲退休年齡等一系列相關政策?!?/p>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麗敏建議,可以從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入手,進一步減輕家庭育兒成本。
“我建議,家庭里有一個或者多個孩子的話,這個家庭就可以減免很多稅,而且可以下降到更低的稅級,使家庭的納稅負擔有大幅度地減輕?!彼嘻惷舯硎?,可以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和數量,實行遞進式生育津貼制,緩解家庭的經濟成本?!梆B(yǎng)孩子過程中使用的母嬰商品,其稅收都應有所減免,這樣會更科學和人性化,體現生育友好性?!?/p>
懷孕生子時降職降薪了怎么辦?重回職場害怕“跟不上”了如何解決?已婚婦女不愿生育的另一個原因是擔心“職業(yè)生涯斷檔”。對此宋麗敏建議,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實行性別平等的育兒假。
宋麗敏:現在的男性只有陪產假,沒有育兒假。如果父親能夠共同來參與育兒,可能會減輕母親的負擔,對女性職業(yè)中斷產生的影響也會有一定削減。我特別主張要實行性別平等的育兒假,讓男性承擔更多育兒責任。
除了金錢和時間,育兒還需要“人力”成本?!耙粋€人工作養(yǎng)不起,兩個人工作孩子沒人帶”是很多年輕夫妻的真實寫照。
提高人們結婚意愿
縮短生育周期
吉林大學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研究所所長王曉峰告訴記者,一般意義上的生育率是“全人口的生育水平”,包括未婚人群。近幾年的研究發(fā)現,已婚生育率其實是在緩慢提高。因此提高整體生育率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提高人們的結婚意愿,并且改變“晚婚晚育”思路,縮短生育周期。
王曉峰認為,現在不結婚、晚婚的人數增長,一定程度限制了生育水平的回升?!皼]有婚姻何談生育?從社會政策角度講,提高年輕人特別是婚育人群的結婚意愿,縮短生育周期是努力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