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18日消息,上周美國國會山發(fā)生騷亂后不久,推特、臉書、Instagram、YouTube等十幾家社交媒體平臺相繼以“煽動暴力”為由,封禁了包括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內(nèi)的大量個人賬號和在線社區(qū)。對此,美國技術專欄作家凱文·魯斯的評論認為,“兩名來自加州的億萬富翁做了一件大批政客多年來曾嘗試但未能得償所愿的事”,也給一直沉浸在美國“神話”中的人上了“澄清現(xiàn)實的一課”。
“推特總統(tǒng)”被社交媒體“彈劾”
當?shù)貢r間1月13日,美國白宮官方推特發(fā)布了一份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個人聲明。聲明說:“鑒于有關更多示威活動的報道,我敦促不要出現(xiàn)暴力、違法和任何形式的破壞行為。這不是我所主張的,也不是美國所主張的。我呼吁所有美國人幫助緩和緊張局勢,平息怒火。謝謝?!?/p>
這則聲明只有52個單詞,其中3個“不”字(NO)和“所有”一詞(ALL)為純大寫。美國Vox新聞網(wǎng)評論稱,“這則聲明讀起來非常像一條推特?!睂嶋H上,這是特朗普被推特封號后,首次在推特上發(fā)聲。
1月6號,美國國會召開參眾兩院聯(lián)席會議,對總統(tǒng)選舉結果進行認證。大批示威者突然沖擊國會大廈,騷亂事件導致4名示威者和1名國會警察死亡,震驚了全球。
國會大廈遭沖擊后,特朗普個人賬戶曾發(fā)布一段視頻,反復指認選舉舞弊并稱贊示威者。隨后,推特以嚴重違反平臺規(guī)定為由,凍結特朗普賬號12小時。兩天之后,1月8日上午,被解封后的特朗普再次發(fā)推文稱:“7500萬偉大的美國愛國者把票投給了我……他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發(fā)出巨大的聲音,他們不會以任何方式、狀態(tài)或形式受到不尊重或不公平對待!”當晚,推特宣布,由于擔心更多煽動暴力的風險,決定永久停用特朗普個人賬號。
“我不會出席1月20日的就職典禮?!边@是特朗普被永久性封號前,發(fā)出的最后一條推文。特朗普的個人賬戶@真正的唐納德·特朗普有超過8800萬粉絲,2009年開設推特賬戶以來累計發(fā)推文超過5.7萬條。美國Vox新聞網(wǎng)把推文被清空看作是第一任“推特總統(tǒng)(Twitter presidency)”時代的結束。與此同時,社交媒體掀起了一場聲勢浩蕩的“封殺”浪潮。
臉書宣布將“無限期”凍結特朗普的賬戶,直至權力的和平過渡完成。谷歌暫停了特朗普的YouTube頻道,Reddit禁止了某些支持特朗普的論壇。Snapchat宣布,從1月20號起,永久封禁特朗普的賬戶。
在這場封號行動中,一款小眾的社交媒體Parler也遭遇無限期下架。Parler是美國保守主義者和特朗普支持者的聚集地,在特朗普被主流平臺封號后,parler的下載量開始激增。1月11號,蘋果和谷歌宣布將Parler從其應用商店中移除,亞馬遜表示將不再為其提供主機托管服務。
社交賬號變成了“核彈密碼”
1月14號,推特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多西發(fā)推特稱,封禁特朗普賬號,是做了正確決定,但卻也是失敗的,且是一個“危險的先例”。
推特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多西:我認為封禁賬號是我們最終無法促進健康對話的一種失敗表現(xiàn)。這是我們反思自己的運營和周圍環(huán)境的時候了。
而一名參與討論暫停特朗普賬號的臉書高管表示,這個決定的代價是,它揭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小部分人就可以做出這些決定。彭博社更直言不諱地指出,不論是對特朗普封號,還是下架Parler,都展示出了科技巨頭在網(wǎng)絡話語空間的影響力。
按照目前的模式,美國總統(tǒng)的個人賬號和官方賬號分開運營,但事實上又相互關聯(lián)。拜登團隊數(shù)字主任弗萊厄蒂表示,推特公司將把美國總統(tǒng)、白宮等官方賬號的粉絲清空后交給拜登團隊,弗萊厄蒂強調(diào),這一決定是推特公司做出的。這使得交接“官方社交媒體賬號”和交接“核密碼箱”一道,成為網(wǎng)民熱議的話題。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shù)據(jù)顯示,62%的美國人從社交媒體上獲取新聞信息,其中有18%的人將其作為主要信息獲取渠道。臉書、推特和谷歌不僅僅是社交媒體平臺,已成為新聞的主要傳播渠道,并逐漸成為新聞生成者。而政治人物也利用社交媒體取代了傳統(tǒng)的政治競選工具。2015年,特朗普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強調(diào),一名粉絲稱他為“140個字的海明威”,推特讓他擁有了發(fā)言權,可以讓人們知道他的敵人都是“騙子”。
入主白宮后,特朗普頻繁用社交媒體發(fā)布信息,創(chuàng)造了當今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推特治國”模式。2017年,市場分析師卡克馬克曾估算,一旦特朗普退出推特,這家公司的市值將蒸發(fā)多達20億美元(約合129億元人民幣)。因為世界上沒有比美國總統(tǒng)更好的免費廣告了。
金錢、權力與媒體的結合
實際上,在西方社會,金錢、權力與媒體的結合,一直對政治有深刻的影響。早在1個半世紀前的德國,當時的德國首相,曾自稱是“新聞強盜”,一方面強烈反對抨擊他的各種媒體,另一方面,利用在普奧戰(zhàn)爭中扣押的漢諾威王室的財產(chǎn),成立了韋爾夫基金,專門對新聞界實行賄賂。而掌控韋爾夫基金的人,正是鐵血宰相背后的銀行家布萊希羅德。這支由金融寡頭控制的媒體基金,一度被卡爾·馬克思等進步人士稱為“爬蟲基金”。如今,“美式民主”的背后,同樣隱藏著金錢大佬們的身影。
非營利組織響應性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拜登候選委員會前十捐款人中,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和 Facebook占了五席,總共捐款超過1000萬美元。
一直以來,不論是推特還是臉書,都一直強調(diào)自己中立的科技公司背景。然而,在《華爾街日報》看來,特朗普此次被社交媒體集體“封號”,恰恰反映出這些平臺所做決定的“政治”性質(zhì)。正因為注意到了美國政治派別“權力之爭”的大背景。著名未來學家格林在新書《硅谷帝國》中說:“科技公司正在變得比政府更強大,并越來越多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img width="600" src="http://news.sznews.com/pic/2021-01/18/c72f7f26-921c-4389-837f-6bcde26dd5b5.png" style="" title=""/>
2020年7月29號,谷歌、臉書、亞馬遜和蘋果四家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通過視頻連線,出席了在美國國會舉行的反壟斷聽證會。這是50多年來,美國國會進行的第一次重大反壟斷調(diào)查。針對亞馬遜使用第三方賣家數(shù)據(jù)確定自己要生產(chǎn)并銷售哪些產(chǎn)品的質(zhì)疑,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貝佐斯只是含糊回應稱,該公司有有一項禁止使用賣方特定數(shù)據(jù)來輔助推廣自有品牌的政策,但不能保證這項政策從未被違反過。對于是否對用戶信息的處理存在政治性偏見,谷歌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皮查伊也予以否認。
國會議員喬丹:皮查伊先生,谷歌是否調(diào)整功能,在2020年大選中幫助了拜登?
谷歌首席執(zhí)行官皮查伊:議員先生,我們支持競選雙方,我們認為政治廣告是民主社會中自由言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依法參與競選,我們以無黨派的中立方式開展工作。
聽證會上,所有科技巨頭的高管都否認存在壟斷,而且試圖強調(diào)一點,他們的公司是為美國服務的。3個月后,2020年10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發(fā)布了一份調(diào)查報告,稱經(jīng)過16個月的調(diào)查,谷歌、臉書、亞馬遜、蘋果四家企業(yè)在關鍵業(yè)務領域擁有壟斷權,濫用市場主導地位。一直以來,臉書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都宣稱公司的核心理念是連接全世界,臉書只是人們聯(lián)系朋友的社交工具。然而,事實或許并不沒有這么簡單。
是我在獲取信息還是信息在“獲取”我
谷歌前設計倫理學家特里斯坦?哈里斯:如果一個東西是工具,它就會忠誠地待在那里,耐心等待。如果一個東西不是工具,它會在你身上有所求,引誘你、操縱你,想從你身上獲利。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利用“行為可卡因”(behavioral cocaine)讓用戶對其應用上癮。2017年,荷蘭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社交媒體令人上癮的程度堪比尼古丁。
谷歌前設計倫理學家特里斯坦?哈里斯:我們做過的所有事情,點擊過的每一個地方,我們看過的所有視頻,點贊過的所有內(nèi)容,這些數(shù)據(jù)都會被返回去,用來建造一個越來越精準的模型。一旦有了這個模型,就能預判這個人做怎樣的事。好,讓我測試一下,你將要去哪里,我還能預判出,你會繼續(xù)看什么樣的視頻,什么樣的情感更能讓你產(chǎn)生共鳴,好,完美。
社交網(wǎng)絡最初的形態(tài)是冷媒體,但在大量金錢注入下,正在變熱,想方設法吸引商業(yè)流量,讓用戶數(shù)增加,而不是單純的對話交流平臺。
谷歌前設計倫理學家特里斯坦?哈里斯:很多這種科技公司有三個主要目標,有一個參與度目標,增加你的使用量,讓你一直滑動屏幕。有一個增長目標,讓你不斷回來,盡可能多地邀請朋友,讓他們再邀請更多的朋友。還有一個廣告目標,確保一切按照預期發(fā)展,我們盡量多地從廣告上掙錢。
坐擁海量數(shù)據(jù)和萬億資產(chǎn),科技巨頭的影響力正在擴展到幾乎所有行業(yè)。而這一切,都是憑借精密復雜的算法實現(xiàn)的。而在商業(yè)利益的誘惑下,社交媒體平臺推送“熱搜”和“熱點話題”的“AI算法”越來越傾向于各種對立和極端思想,因為這些話題能給媒體平臺帶來“流量”。
臉書前運營經(jīng)理:作為人類,我們幾乎已經(jīng)失去了對這些系統(tǒng)的控制,因為它們控制著我們看到的信息,更多的是它們在控制我們,而不是我們控制它們。
換句話說,當我們今天的社交網(wǎng)絡用戶,在口誅筆伐“極端思想”的同時,是不是本身也被“極端話題”推著走呢?
科技巨頭帶來挑戰(zhàn)如何應對成為全球議題
2020年12月15號,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shù)字服務法案》和《數(shù)字市場法案》草案,這是歐盟20年來在數(shù)字領域的首次重大立法。歐洲議會人民黨主席韋伯指出,歐盟不能讓美國科技公司來決定歐洲如何討論問題,歐洲需要自己來制定更嚴格的監(jiān)管方法。
推特前高級工程副總裁博特:公司專注于掙錢是合情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當沒有監(jiān)管,沒有規(guī)定,沒有競爭時,公司在扮演政府的角色。然后他們說,我們可以監(jiān)管自己,這肯定是騙人的,怎么可能呢。
1月16號,據(jù)今日俄羅斯報道,臉書已悄悄恢復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臉書賬戶和Instagram賬戶,不過,目前臉書沒有對這一突然舉動做出解釋,也不清楚特朗普是否真的重新控制了這些賬戶。在社交媒體出現(xiàn)之初,人們曾驚嘆于它連結世界的能力。然而時至今日,它可能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xiàn)。2020年底,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社交媒體對國家產(chǎn)生負面影響。究竟該如何應對科技巨頭帶來的挑戰(zhàn)和威脅?如何確立技術權力、市場權力的合理范圍?將是世界各國不得不共同面對的議題。
(原題為《“推特總統(tǒng)”慘遭“封號”社交媒體成為“核彈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