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不燃怎么YOUNG?!
這里有冬奧賽場上的多YOUNG冰球手、
水下驚鴻的別YOUNG舞者、
會修飛機的花YOUNG90后……
這里的面孔夠YOUNG
這里的靈魂夠不一YOUNG
榜YOUNG2022造夢季高能來襲
別眨眼!
曾有客戶對來自香港的設計師高少康說:“設計要大氣?!?/p>
“‘大氣’是什么意思?Big gas?”高少康想了想,“香港人挺‘小器’的,在小的居住環(huán)境長大,不會想‘大氣’的事情?!焙髞硭チ吮本匆姾軐挼囊粭l街道,看到故宮,“感覺到這就叫大氣。”
2022年初,在由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人才研修院聯(lián)合主辦的“微光”講習營活動上,高少康分享了這段令他印象深刻的“水土不服”。
在與客戶的溝通中,類似的“水土不服”時常發(fā)生,但這并沒有“勸退”高少康,反而讓他更愿意去探索多元文化。2021深圳設計周聯(lián)合策展人、深圳機場標志與形象設計師、深圳讀書月“領讀人”......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14年,高少康已經(jīng)成為設計圈里的“跨界選手”,更是大家口中的“大灣區(qū)哥哥”。
“野蠻生長”
高少康的辦公室就像是一場小型展覽。線條感十足的椅子、靠在墻邊的畫、玻璃桌上的設計品、書柜里的收藏品......一眼望去,設計師的風格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但高少康說,自己小時候也不是特別理解“設計”,只是常常會被美的一切所吸引。
高少康在辦公室工作中。
在中學的一次郵票設計比賽上,高少康的作品拿了冠軍,當時的評委是國際著名設計師靳埭強。獲獎后的高少康還有點“懵懵懂懂”,直到看到當時的一篇報道里寫著,“高少康有潛力成為一個職業(yè)的設計師”。
這句來自靳埭強先生的點評才讓高少康知道,“原來設計師是一個職業(yè)”,這份鼓勵也讓他順理成章走上了設計之路。
2007年前后,高少康和十幾個年輕設計師一起參加了業(yè)界組織的“7080——香港新生代設計人”巡回展,也正是通過這次機會,他去到了深圳、上海、杭州、長沙、成都等內(nèi)地城市,與當?shù)氐脑O計師交流碰撞。
那也是他第一次來深圳。“來之前對深圳的印象比較模糊,但接觸后覺得,深圳的設計圈,尤其是平面設計圈,非常活躍?!?/p>
高少康發(fā)現(xiàn),內(nèi)地的設計師和學生都對設計抱有很大的熱情,在設計師定期舉辦的分享會上,很多人也會好奇地問他,“香港的設計有什么不同之處”“香港設計師是怎么學習的”等等。直到今天,他也會在年輕設計師群體里看到這樣熱愛交流的現(xiàn)象。
高少康與學生交流。
“野蠻生長”,高少康這樣形容深圳設計。
這座城市的開放,以及這里的人與眾不同的活力與激情,深深吸引著他。2008年,高少康決定將事業(yè)的重心轉(zhuǎn)到深圳,進入靳與劉設計公司工作。
他的設計,也從此在深圳“野蠻生長”。
跨界選手
采訪中的高少康說話不急不緩,舉止從容,讓他談起自家的業(yè)務來也顯得有些“佛系”。他曾參與過深圳新地標的設計,深圳新機場標志與形象正是出自他手,從策略定位到平面設計,再到空間設計與推廣,他均有涉獵,是位“十足十”的“跨界選手”。
作為他的“跨界”代表作之一,覔書店深圳寶安壹方城店在2017年就被中國書刊發(fā)行協(xié)會評選為年度最美書店,空間里有代表深圳精神的“覔夢想樹”,每年吸引超百萬人打卡,成為深圳又一文藝地標。
高少康在深圳寶安壹方城覔書店。
而在剛開始工作的前五六年,他有著很符合大家想象的“乙方”形象。那時,高少康每天早上到公司就會工作到半夜,加班和同事一起想方案,跟著公司前輩劉小康先生去談客戶;既要管設計,也要看報價,還要想如何去賣稿,更要想怎樣去對接新業(yè)務。
事業(yè)剛起步時,高少康和很多在深打拼的港人一樣,穿梭于深港之間,幾乎每個周末都趕回香港陪家人。
距離不是最大的難題,高少康坦言,難的更多是“溝通”與時間。
工作中的高少康(中)。
高少康來到深圳后才開始學講普通話。在對話中,除了“出鏡率”較高的“大氣”之外,類似“眼前一亮”這樣“多亮才叫亮?”的溝通“障礙”數(shù)不勝數(shù)?!懊總€字我都會念,但有時候組合在一起我就不明白了?!崩硇愿嬖V他,除了學語言,更要學語境。
“即使語言很‘通’,大家也不一定能‘懂’?!背丝嗑毱胀ㄔ捴猓瑸榱烁靼卓蛻舻男枨?,他還決定在深圳定居,將學習融入實實在在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生活經(jīng)驗,讓高少康逐漸學會如何在文化差異上找到突破口,生成創(chuàng)意。
回憶起與客戶的“斗智斗勇”,高少康說最關鍵的便是找到溝通的方法。他開玩笑地說:“就好像不是每一場戀愛都可以從‘拍拖’談到結(jié)婚?!边@個過程極具挑戰(zhàn)性又極富趣味性,卻能讓他快速成長。
2010年,高少康獲提升為靳與劉設計合伙人。2013年,公司正式更名為靳劉高設計 KL&K DESIGN,高少康任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這位“港仔”,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說著一口“不是那么標準,但還算流暢”的普通話。
灣區(qū)生活
高少康以設計師的身份參加過不少屆深圳設計周,但2021年是最特別的一屆,這是他首次作為聯(lián)合策展人亮相。
高少康也是深圳設計周四位聯(lián)合策展人中唯一來自香港的設計師。除了協(xié)調(diào)場地、協(xié)調(diào)內(nèi)容、共同創(chuàng)作、選擇作品這些日常工作之外,他還特地邀請了多位港澳設計師參加,推動深港設計合作發(fā)展。
在設計周上,高少康還與十余名“星星的孩子”共同創(chuàng)作了高7米的花燈作品,將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穿越時空的繪本故事融入充滿童心的作品中?!巴ㄟ^更多的合作與更多對美的追求,設計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一些價值?!?/p>
高少康和他的花燈作品《閃亮吧!穿越古都的孩子!》在深業(yè)上城留影。
這位“大灣區(qū)哥哥”推動大灣區(qū)設計發(fā)展的行動不止于此。近年來,高少康承擔著香港設計師協(xié)會的部分公共事務,幫助深圳和香港的設計師對接更多資源,激發(fā)更多發(fā)展?jié)摿Α?/p>
“大家一起合作,把事情做得更好”,這是高少康始終堅持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工作中的高少康(左)。
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和主張,對于高少康而言,每次與生活對話,都是他自我成長的養(yǎng)分。
“生活是設計的全部”,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打開高少康的朋友圈,佛山、泉州、南平......他漫游在各個城市之間,字里行間滿是享受生活的痕跡。高少康坦言,由于疫情,自己已經(jīng)兩年沒有回過香港。但換個角度想,他留在深圳后才發(fā)現(xiàn),很多活動都在周末發(fā)生,他也有機會真正地去逛更多的展,和更多的人交流。
在深圳這座“設計之都”里,高少康的生活與設計體驗,正在不斷更新。
高少康與自己的作品合影。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出品人 |陳寅
總策劃 |丁時照
總統(tǒng)籌 |唐亞明
總監(jiān)制 |藍岸
監(jiān)制 |陳建中
策劃 |甘霖劉思敏徐雅喬趙偲容
撰文 |陳苑婷
視頻 |張越洋魏丹楊哲(部分素材來源深圳新聞網(wǎng))
海報 |林嘉嘉胡鑫
(作者:讀特融媒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