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報記者/高志鵬攝像/夏天陸廷霄剪輯/李姍設計/葉如冰
“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p>
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畫舫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艘畫舫也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
南湖紅船
紅船邊,有戰(zhàn)爭年代的老黨員講述崢嶸歲月。93歲的老黨員朱亞,1939年參加革命,1944年入黨,經歷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離休后,又在1989年加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30多年來,他走遍了嘉興的各大學校,向青年人講述黨史故事。
紅船邊,也有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學習黨史故事。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00后”黨員蔣卓昀是一名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平時學習的內容就是通過鏡頭講述身邊的故事。泛舟南湖,也讓她對百年前的那個盛夏,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帶著對老人的敬意,蔣卓昀專程拜訪了朱亞,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就此開啟。
耄耋之年,仍在路上
初心講堂,講述黨史故事
“100年前,革命紅船從這里起航,為黑暗中的中國點亮一盞明燈……”今年2月份,朱亞在嘉興南湖的紅船邊,為來自南湖區(qū)的30多名青年同志上了一堂特殊的黨課。為了準備這堂課,朱亞用水彩筆手寫了3頁講稿,講稿里既有自己入黨的初心,也有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
2021年2月22日朱亞在南湖紅船邊講黨課
一見到蔣卓昀,朱亞便拿出了當時在紅船邊講黨課時用到的手稿。白色的紙上,一段文字用綠色水彩筆書寫,另一段又改用黑色水彩筆書寫,還有一些紅筆勾畫的重點。這么做的目的,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怕在講課時看不清楚講稿,低頭讀稿子又會影響課堂效果。
“字寫得這么大,就不怕講課的時候看不清楚了?!敝靵喰χf。
朱亞親筆書寫的手稿
作為最美南湖初心講堂講師,朱亞還在嘉興的各大學校、社區(qū)講過黨課,這兩年,他還用時下流行的“網絡直播”為青年黨員們上“云黨課”。
從1989年加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始,30多年來,老人的足跡遍布嘉興,講課內容有戰(zhàn)爭故事,也有英雄模范;有革命傳統(tǒng),也有理想信念。到現(xiàn)在,朱亞在線上線下已經累計開展宣講超過600場,累計聽眾達到5萬人。
朱亞為街道黨員們上“云黨課”
“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30多年,從來沒有因為天氣和身體條件中斷過,”朱亞對蔣卓昀說,“只要答應的事都要辦到,帶病也罷,重病也罷,都堅持下去?!?/p>
聽到這里,蔣卓昀在敬佩之余,心里也有了些許疑問:這位年過耄耋的老人,為什么要不停奔波,堅持把黨史故事講給年輕人聽?他的故事,又能給青年黨員們,帶來怎樣的感悟?
從內憂外患,到國家富強
艱苦奮斗的記憶值得被長久留存
從1939年加入八路軍算起,朱亞經歷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17年從軍生涯里,蘇中戰(zhàn)役、孟良崮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上甘嶺戰(zhàn)役等許多著名戰(zhàn)役他都奮戰(zhàn)在炮火一線。經歷過戰(zhàn)亂時代的國亂民窮、內憂外患,對于如今安定和平,繁榮富庶的生活,老人顯得尤為感慨。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的朱亞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現(xiàn)在的生活有多么來之不易?!币虼?,朱亞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講述,讓更多年輕人能夠知道過去的苦難,傳承艱苦奮斗的精神。
朱亞通過視頻為青年黨員講黨課
在朱亞的家中,珍藏著許多革命年代的“紀念品”: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還有各式各樣的剪報、文章摘錄等。一塊壓在盒子最底下的白布,被塑料袋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引起了蔣卓昀的好奇。
朱亞展示自己的“收藏品”
“這是我在孟良崮戰(zhàn)役中繳獲的‘戰(zhàn)利品’,是從敵軍降落傘上面剪下來的一塊白布,一直保存下來留作紀念的。”老人在講述自己打勝仗的經歷時,滿滿都是自豪和驕傲。
不過,還有一件“藏品”,朱亞并沒有裝在這些展示的盒子中,就連老伴也不知道它被“藏”在屋子的哪個角落,還是朱亞親自去里屋翻找,才終于將它找了出來。
這件“藏品”,是一條保存了70多年的毛巾。
朱亞珍藏的一條毛巾
“這可是寶貝呀!”朱亞向蔣卓昀介紹道。這條毛巾,是為了慶??谷諔?zhàn)爭勝利,當時朱亞所在的新四軍淮北第三軍分區(qū)發(fā)給指戰(zhàn)員們的紀念品。
“那時候戰(zhàn)士們洗臉都是用老粗布,哪里用過這么軟的毛巾?用過幾次就舍不得用了,一直放到現(xiàn)在?!敝靵唽⒚磉f給蔣卓昀時,卓昀輕輕摸了摸毛巾的表面,雖然過了70多年的時間,但這條毛巾依然柔軟如初。
戎馬半生的朱亞,親眼見證了國家從滿目瘡痍、積貧積弱,到今日的安定和平、繁榮富庶,中國人民真正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他覺得,這些從革命年代保留下來的老物件,從生死邊緣磨礪出的感悟,自己有義務分享出來,回望過去的故事,能激勵更多青年黨員堅定奮斗目標,踐行為民初心。
有一份熱,就要發(fā)一份光
青年有理想,國家才有希望
“我們黨百年征程何其坎坷曲折,卻始終踐行初心使命。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敝靵喯M米约旱挠H身經歷,為青年黨員們講述那段奮斗征程,也希望新時代的青年人們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為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不懈奮斗。
看過老人用直播方式上的“云黨課”,播音主持專業(yè)的蔣卓昀覺得見到了“老前輩”,她決定也在紅船邊,用視頻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嘉興之行,回到學校,把這份感悟分享給同學們。
“只要身體好,能堅持,就一定會繼續(xù)講下去?!比缃?,93歲的朱亞依然精神矍鑠,他的這堂黨課,也將持續(xù)不斷講下去。
“這叫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敝靵喺f。
(鳴謝:浙江傳媒學院、中共嘉興市南湖區(qū)委宣傳部、南湖革命紀念館)